美國把承諾當兒戲 我們一諾千金 我們真的不一樣

昨夜(29日),中美間再起波瀾。

美國白宮29日突發聲明,宣布將對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收高達25%的關稅,並稱最終清單將於6月15日公布。

僅僅數小時後,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迅速發表談話作出回應:

「既感到出乎意料,但也在意料之中。……中方有信心、有能力、有經驗捍衛中國人民利益和國家核心利益。」

而今天(30日)下午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的回應則直指本質:

「在國際關係中,每一次變臉和出爾反爾都是對自己國家信譽的又一次損耗和揮霍。」

華春瑩

事實上,最近一個月來,「出爾反爾」也正成為外媒對特朗普及其美國政府的「專用詞」。

25日,俄新社報道直指特朗普大搞「抽風外交」,不僅退出伊核協議,更面對朝鮮善意一再「出爾反爾」。

美國CNN則在昨晚的報道中指出:特朗普對中國「出爾反爾」的戰略或許會遭遇反噬。

CNN財經網站報道截圖

巧合的是,就在美國再次「棄約」遭世界嫌棄時,中國向世界鄭重許下的一個承諾正贏得廣泛讚嘆——

北京時間29日,奧地利維也納,中國與聯合國共同正式向世界發出邀請:

歡迎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就是這麼大氣!」曾遭排擠的中國,如今邀世界共享外空之家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28日晚,「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

在這場發布儀式上,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代表團與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共同宣布,中國邀請世界各國積極參與中國空間站的國際合作。

史忠俊在發布儀式現場

「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中國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史忠俊說,中國願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將中國空間站打造成全人類在外空共同的家。

新華社在報道中指出,這是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

「就是這麼大氣!」消息一出,便引來輿論如此評價。

而這一看似雲淡風輕的評論背後,其實有一段辛酸往事:今天向世界提供「太空福利」的中國,過去卻曾在這個領域遭受「被排擠」的屈辱。

事實上,早在國際空間站項目啟動之初,中國就有意與世界各國就此展開合作,但被美國拒絕,理由是「擔心中國可能將其用于軍事目的」。

此後,中國多次表態有意參與國際空間站項目,俄羅斯和歐洲航天局也數次呼籲邀請中國參與,但是主導該項目的美國始終沒有允許……

國際空間站

外媒:中國姿態反襯美國的過時、無效和不合理

今日俄羅斯網站在29日的文章中稱,美國的「排擠」激發了中國的「宇宙雄心」。為了實現「太空目標」,中國一直在積極與俄羅斯以及其他歐洲夥伴合作,開展多個空間探索項目。

而中國持續不斷的努力探索也收穫了累累碩果。

美國《國際財經時報》網站29日報道稱,近年來,天宮一號和天宮二號的順利發射、兩名太空人在太空飛行30天、神舟飛船與天宮的數次對接等,都成功展示了未來空間站所需的技術。

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順利完成了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就在憑藉自身努力在太空領域走到世界前列之時,中國並沒有對其他國家進行技術封鎖或遏制,而是邀請各方共享中國的科技成果,並追求共同發展和利益。

正如今日俄羅斯網站文章所說,「曾經被美國禁止使用國際空間站的中國,如今卻熱衷於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在空間技術方面取得進步」。

文章說,北京在開發和利用中國空間站方面為所有國家提供「平等地位」。

今日俄羅斯網站報道截圖

而中國此次發出的「空間站邀請」,也意味著在國際空間站按原計劃於2024年退役之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可以按照規則向中方提起申請,在中國的空間站內開展空間實驗。

「隨著美國在太空軍事存在的擴大,在太空進行和平合作的想法將更具吸引力。」美國The Outline網站29日援引專家的話說,「這或許可以令中國在聯合國獲得更強大的軟實力。」

小銳還注意到,在眾多外媒的報道中,「中國空間站屬於世界」的表態被廣泛引用,足見對這句話所含重要意義的認可。

《國際財經時報》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有雄心勃勃的空間探索及研究計劃,並且希望走合作共贏的道路。」《國際財經時報》如是說。

美國科技媒體Ars Technica網站則直接指出,中國這種包容性的做法,與國際空間站拒絕中國參與,以及美國政府禁止NASA直接參與中國太空計劃的做法形成了對比。

正如此前美國科技媒體「空間」援引分析人士的話所說:「中國的姿態向世界表明,美國在太空領域孤立中國的政策是過時、無效和不合理的。」

當美國還在「封閉」自我,中國的空間外交已打開局面

而在美國對華依然奉行「封閉」思維之時,歐洲已經「先行一步」。

據Ars Technica網站29日報道,目前已經有數名歐洲太空人前往中國學習語言並與中國同行一起訓練。

報道稱,中國國家航天局與歐洲航天局已經達成協議,允許歐洲太空人在未來訪問中國空間站。

2017年8月14日,歐洲太空人Samantha Cristoforetti與中國同行一起在中國煙台進行訓練。

不僅是歐洲,中國此次專門提出鼓勵發展中國家參與合作,自然也讓那些此前苦於資金、技術受限而不得不望「空」興嘆的發展中國家興奮不已。

斯里蘭卡常駐維也納聯合國代表普里婭涅·維傑塞克拉就對新華社記者說,她十分期待這一項目。

維傑塞克拉說:「我們國家不可能負擔這種項目,我們沒有技術和足夠的資金。相信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項目將會惠及更多像斯里蘭卡這樣的發展中國家。」

「中國展現出積極與其他國家合作的正面形象,同時這也可以向世界展示其技術實力。」美國The Verge網站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評價道。

「這是一次實際行動中的空間外交。」

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如此形容中國的這一舉措。

西莫內塔·迪皮波

她在28日的聲明中說:「我讚賞中國為這一令人振奮的倡議所提供的合作與支持,並期待看到來自聯合國成員國的一些有趣的申請。」

而從曾在空間技術領域飽受排擠和歧視的弱者,到今天向世界開放空間站的氣度,一切正如《赫芬頓郵報》此前報道所說:當美國日益看向內部,中國正以實際行動成為全球化的事實領導者。

赫芬頓郵報截圖

(編輯/黃瑩瑩 唐立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