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性再强也会反抗:日本兵遭军官毒打,当即引爆3颗手榴弹

从日俄战争开始,日军就渐渐被贴上“凶残”的标签。日军军神乃木希典为了赢下关键性的战役,不惜逼迫士兵发动“肉弹冲锋”,甚至还把自己俩亲生儿子推上战场。这种战术对日军影响深远,也给了缺少战略资源的日本充足的借口,不再将主要精力放在现代化武器的研发上,而是过分强调士兵的意志在战争中的决定作用。为了培养士兵的忠诚与勇敢,日军中有个残酷的不成文的规定:上级可以随意辱骂甚至是毒打下级,而下级一般只能忍受。

这就进入了一个有趣的循环:每当作战失利或是颜面受损时,上级军官总是拿下级军官出气;而下级军官无缘无故被骂一顿心里自然也不好受,于是就找士兵撒气。大多数日军士兵在军国主义的洗脑下变得奴性非常强,即便是无辜遭打也会认为这是锻炼。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人都会选择忍受,二战中,因为这个问题,日军中就出现了不少奇葩事。

1945年2月19日,美军集结兵力向硫磺岛发动进攻。此役,美军调动舰艇超过500艘、飞机2000余架次,共护送6万名士兵登陆作战。虽然在兵力、武器装备、制空权与制海权等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但日军的顽强仍让战役的过程变得相当惨烈。尤其是在美军刚刚冲上海滩时,日军独立速射炮第12大队就组织了一次自杀式冲锋,士兵直接扛着炸药包冲进密密麻麻的美军之中引爆,第一轮进攻下来,美军伤亡惨重;战场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若是武器装备,美军完全消耗得起,但士兵都是活生生的生命,这样的伤亡显然是承受不住。为此,美军改变策略,暂缓强攻,转而诱降日军士兵。此时的军国主义在日军士兵心中已经开始动摇,不少日军士兵心中也明白,自己不过是被高层利用的棋子。因此在几番诱降下,真有若干日本兵投诚了。果然如美军承诺的那样,这部分日本兵没有被为难,为了表达感激,投诚的日本兵试图劝说更多战友投降。

然而,剩下的日军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非但不接受劝降,有些军官反而在阵地上直接破口大骂,羞辱这些“叛徒”。估计是投诚的日本兵平时没少挨骂,此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即返回美军阵地,自告奋勇地要求为美军充当炮兵观测员。他们冒着昔日战友的炮火为美军带回了大量准确的情报,美军利用这些坐标对日军阵地发动了一轮火力覆盖,结果对方当场至少死伤一个营。这场战斗中,日军观测员与美军炮兵的配合之默契,甚至超过了美军自己,实在是令人咋舌。

如果说这还不算刺激,还有更加令人惊讶的事情。二战末期,日军为了在本土与美军展开决战,不惜征召了大量士兵。这些士兵的作战素质可谓相当差,绝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本该是天真活泼的少年,却被迫成为了“天皇的战士”。而在兵败如山倒的背景下,军官们大多焦虑无比,将更多的火气发泄在新兵身上。不少表现较差的新兵,则成了被虐待的对象。在九州地区的一支部队中,有一名叫做清水敏的新兵也许是生理上有点问题,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慢一拍。这让他经常被羞辱,有好几次,组长甚至当着所有人的面,把他按在地上用粗木棒毒打。

脾气再好的人也受不了这样日复一日的羞辱,终于有一天,清水敏受不了了。他怀揣3颗手榴弹,趁着长官不注意,一口气全都扔进了办公室。结果4名军官当场被炸身亡。虽然清水敏最后被日军枪决,但二战中日军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因为上下级之间的矛盾,日军曾经发生过不少内部开火的事情。然而,这些“有性格”的士兵大多都被“处理”掉了,残酷的军国主义希望留下的,只有那些充满奴性,只会听从命令当炮灰的士兵。

在军国主义的“关爱”下,日本兵顺从到什么程度了呢?1945年8月,美军在拉包尔群岛接受当地日军部队投降。日本兵交出武器,给自己搭建战俘营,整个过程井然有序。而当时在场的美国兵一共只有3名。美军登陆日本后,美国大兵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笑脸相迎的日本兵。难怪在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苏军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德军战俘们时刻都有乱七八糟的想法,而日军战俘温顺得像绵羊。”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