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国债或暂时吓退投资者,不过经济学家一致赞同:透明治国是好事

经济学家认为,林冠英公布国债数据或会令投资者害怕,但透明的政府会迅速恢复投资者的信心。

(吉隆坡31日讯)经济学家认为,新上任的财政部长林冠英坚称国债逾1兆令吉,此举虽不寻常,但这是未来政府施政有更高透明度的迹象。

据《Malay Mail》报导,经济学家坦言,林冠英的揭露或令投资者在短期内感到担忧。

不过,他们均相信,只要克服了最初的忧虑,那投资者事后必定会更加信任大马政府和财况。

民主及经济事务研究中心(IDEAS)代首席执行员阿里沙尔曼(Ali Salman)指出,透明和资讯公开是良好施政的关键形式,所以揭露国家的财况并非不负责任的行为。

他说,大马人有权知道政府如何或在何处使用公款,特别是当一个大马有限公司(1MDB)丑闻爆发,甚至牵涉到数家官联企业和政府机构后。

“公众一直对政府支付债务的情况一无所知,这就是为何IDEAS一直批评政府在企业扮演的角色。”

“不是所有官联企业一定就是低效或腐败的,但中央政府对他们的控制和拥有权,会造成有着财务不当行为的风险。”

双威大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叶金玲(Yeah Kim Leng)说,投资者在听闻相关财况后,受到惊吓是正常的事。

“另一方面,提升政府透明度、廉正、诚信和信任,将会迅速恢复投资者对政府的信心。”

大马策略与国际研究所的经济、贸易和区域一体化组主任菲道斯(Firdaos Rosli)称赞政府所持有的开放态度,但他提醒,官员必须清楚并仔细说明所有相关数据。

他说,在林冠英作出解释前,首相敦马哈迪仅提出相关数据,并没有提供任何资料来支持该数据,除了归咎于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

他强调,在说明国债数据时,声明必须保持一致。

他也认为,国债的确必须涵盖联邦政府债务,以及或有债务。

“我欢迎政府公布前朝政府贪污和管理不善的行为,但我不认为政府有必要质疑我们数据的准确性,因为事实上这都是对他们的分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