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美军!北斗基站驻守西沙,美军舰再有小动作,解放军一清二楚

近些年,美国海军军舰多次打着“自由航行”的名义,穿越我国的西沙海域。比如在今年3月份,美国“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两次无视我国主权,擅自闯入西沙领海。在此情况下,解放军南部战区果断采取行动,对其进行跟踪监视,并向对方发出警告,要求其马上离开我国领海。

然而,从今往后,美国的驱逐舰再来西沙自由航行,可就不容易了。最近,北斗基站在西沙海域开始正式运行,对美国试图干预南海的行为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投入使用

据央视新闻报道称,近日,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宣布,在西沙北礁灯塔和浪花礁灯塔成功建立并启用了北斗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这个行动在军事和战略上具有重大的意义,除了解决我们国家的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在这片海域的覆盖盲点之外,还提升了中国对这片海域的管理能力。

报道称,该基站的主要功能包括自动识别通过的船舶,其连接的是中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和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定位系统。不仅如此,这个区域也是美军舰艇常常出现的地方。在“北斗”的监视下,任何试图在该区域进行的隐秘行动都将无所遁形。

也就是说,随着“北斗”系统的加入,美军想要在这片海域动任何手脚,都会被中方掌控的一清二楚。

美军舰将无所遁形

针对此事,美国中文报《世界日报》报道称,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设置,旨在精准定位进入该海域的外籍船只,特别是美国海军舰船。

据军事专家分析,中国的北斗系统并不是用来“监管”所有途径船只,而是专注于精确追踪进入海域的外籍船只。尽管中国已经在全国的98个沿海地基增强站都安装了北斗系统终端,但这并未使得对船只的精准定位变得简单易行。但如今,随着我国在两个灯塔上新建的北斗基站的落成,相应海域中的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的覆盖盲区问题得到了解决。

这意味着,当美国的驱逐舰再次来到西沙时,我们的北斗系统能实时追踪其航线,使解放军随时了解他们在南海的行踪。

又一个“卡脖子”问题被解决

此外,香港的《大公报》也发出评价,中国在建设和使用两座新的基站时,其在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取得的实力和成就,无疑得到了突出展现。

相较于陆上环境,海上的基站布设和通信手段受限,使得高精度定位应用十分具有挑战性。在此之前,中国海上位置参考系统市场被以GPS为核心的西方产品所垄断,包括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远洋运输作业等,都需要基于卫星导航的高精度海上位置参考系统提供保障。这就像国产芯片技术一样,成为了关乎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

然而,2021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北斗定位系统首次在南海“奋进号”深水平台上投入使用,这也是该定位系统首次在中国海洋开发DP测量领域的国产化应用,成功打破了西方以GPS为核心的装备对我国深海平台技术的垄断。

随着北斗基站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也让人们回想起去年11月,当官方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白皮书时作出表述:“拥有北斗意味着你将始终感到安全,你将与外界始终保持链接,你也将始终处于在线状态。这种链接和在线状态就是北斗所提供的安全保障。” 拥有北斗,就意味着中国人会享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