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先急了,美國斷供引發連鎖反應,外媒:中國沒那麼好欺負

如果要問,美國的強大體現在哪里,有的人會說是經濟,有的人會說是軍事,但其實這些都是表象,本質上是強大的科技實力,因為科技這個基礎底座,才創造了強大的經濟,利用經濟和科技又造就了強大的軍事。

所以如果哪個國家在科技上超越了美國,那麼老美就會進行打壓,因為老美深知自己的底牌是什麼,如果老美失去科技的優勢地位,那麼就會動搖老美的全球霸權。

在二戰時,老美就從歐洲搜羅科學家到美國,後來又先后打壓日本和法國的科技企業,雖然現在的ASML是一家歐洲企業,而且幾乎壟斷了光刻機市場,但其實依然是在老美的控制之下,ASML的計算光刻軟件以及EUV光刻機的光源都是基于美國技術。

而且當初驗證EUV技術是否可行的EUV LLC聯盟,就是美國所主導,所以美國一直都在控制著全球科技的主動權,但科技產業發展到現在,芯片開始成為核心。

而在芯片產業上,中國企業開始迅速發展,根據之前的外媒報道,最近一年增長速度最快的20家芯片企業,19家都是中國企業。

此外,在芯片設計、制造、封裝和測試的整個鏈條上,中國企業都對美國企業發起了挑戰,簡單來說,美國企業在這些環節上其實都已經不占據優勢。

所以老美開始在芯片產業上對中國企業進行打壓和制裁,例如將芯片設計軟件限制在3納米,將芯片制造設備限制在14納米,在芯片產業上實行部分高端產品斷供。

老美的目的就是希望通過在軟硬件上的斷供,讓中國的芯片產業無法進入高端市場,逐漸喪失對美國的對比優勢,讓美國在芯片產業上重新登上世界之巔。

老美的科技斷供看似是對中國單方面的打擊,但外媒表示,中國沒那麼好欺負,美國這一次選錯了對手。

 

美國除了深知科技領先對其霸權的重要性,同時也深知科技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支持,如果美國的芯片企業賺不到錢,那麼無疑就是判了美國芯片企業的死刑。

所以老美的斷供都是部分斷供,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以美國芯片設備企業為例,美國三大芯片設備企業,包括應用材料、科磊和范林,三者在中國的市場營收均占據其全部營收的約三成。

僅僅當下的斷供措施,就已經足以讓三者每年損失近400億人民幣,如果全部斷供,其實后果不堪設想,即使是處于壟斷地位的光刻機巨頭ASML近日都已經表示,必須要進入中國市場。

但現在壞消息還是出現了,美國半導體協會方面表示,美國的芯片企業不能缺席中國市場,一直以來美國政府都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美國企業與中國企業貿易,希望美國政府對所謂的「國家安全」給出明確的定義。現在的美國芯片企業不要說做出5年規劃,連未來6個月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之前外媒就曾經指出,美國的芯片斷供措施,短期內似乎限制了中國的芯片發展速度,但最終并不能阻止中國的芯片產業發展,反而讓中國的芯片產業更加強大,例如芯片設備、芯片設計軟件等尤其如此。

曾幾何時,ASML也曾很高傲的表示,即便公布光刻機的圖紙,中國也研發不出光刻機,短短幾年之后,ASML CEO溫寧克就改變了態度,其表示中國不是沒有可能研發出頂級光刻機,而且將會在15年之內研發出所有他們所需要的東西,美國終將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美國智庫方面也表示,拜登的政策正在讓全球去美化,未來中國將會在供應鏈中發揮作用。

很顯然,美國的芯片企業不想因為美國政府的霸權政策,讓自己處于逐漸被市場邊緣的地位,一旦中國芯片產業跨越破局的節點,那麼美國的芯片產業巨頭,將不得不直面來自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

例如在芯片設備上,中國的5納米刻蝕機就已經進入台積電的供應鏈,如今美國芯片企業在台積電投產的5納米芯片,就是通過中國的刻蝕機制造出來的。

在芯片封裝上,美國的芯片巨頭也陸續將訂單交給中國企業,事實是,全球前五的芯片封裝企業中,中國就占據兩家,前三占據一家,而美國企業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此類案例不勝枚舉,所以中國并非無牌可打,也并非是單方面被制裁,正相反,美國的制裁反而給了中國芯片產業一個發展的良機,尤其是芯片設備和芯片設計軟件上,這兩個產業的客戶一般很難去更換產品,但在美國斷供的背景下,中國企業的產品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并發展迅速。

例如中國的芯片設計軟件已經打入三星芯片代工的供應鏈,中國的芯片設備企業的營收都在翻倍的增長,像北方華創凈利潤增加了186%,盛美半導體甚至增加了3000%。

老美的制裁其實是讓美國企業苦不堪言,而中國的企業則在狂歡。還是那句話,對我們越是斷供的,我們越是能夠實現自主研發,中國沒那麼好欺負,老美這次選錯了對手,為中國的科技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