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氣散」,三不扔指的是什麼?有什麼道理嗎?
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氣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搬家的時候有三樣東西不能扔。
如果把它們扔了就會把我們的福氣給扔光了,那麼到底是哪三樣東西呢?其實這里面有一定的道理。
根據相關的民間俗語調查得知,這句話是在明代時期流傳下來的,在我國古代社會中,人們對搬家這件事非常重視。
在他們看來,搬家就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所以他們在搬家時會非常重視扔掉的東西,今天就跟小編來看看三不扔指的是什麼吧!
一、舊書籍
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以農耕為主的社會,而古人又是非常注重「陰陽五行」之說的。
所以他們認為家里放著一些舊書籍能夠幫助他們鎮宅,而且我國古代社會中有很多迷信的說法。
像什麼「書籍能點石成金」、「書中自有黃金屋」等,而且書籍在古人眼里就是非常珍貴的物件。
在古代階級等級森嚴的世界里,人們認為讀書可以提高自身素養,改變所處階級甚至是命運。
因此,古人視書籍如珍寶,搬家時也不會丟棄它們,他們認為搬家時扔掉書籍就是把自己的福氣扔掉。
放到現在,書籍也是能為人類提供精神食糧的東西,所以在搬家的時候也不要扔掉書籍,它的價值遠高于它的經濟價值。
二、舊枕頭
第二個不能扔掉的就是舊枕頭,在古代社會,人們認為枕頭代表著一個人的睡眠品質,所以他們對枕頭非常重視。
大家都知道,古人睡覺時喜歡枕著蒲團,因此蒲團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大多會用木頭或者竹子制作成枕頭。
但是有些人會用一些布帛或者絲綢做枕頭,這些枕頭不僅能夠起到固定作用,還能夠幫助人們改善睡眠品質。
在古代還有個詞叫做「高枕無憂」,因此有些老一輩的人會受到影響,認為枕頭疊得越高越好,在搬家時,他們也會帶上自己使用多年的枕頭。
這樣就可以帶著好運氣到新家去,一家人的生活也是會越過越好,這句俗語流傳在如今,可能有些人也不太認可這種說法。
但畢竟是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究竟有沒有道理,大家仁者見仁,了解一下這個說法就行。
三、老古董、老物件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在這五千年的歷史中,曾經涌現出很多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老古董。
這些老物件雖然已經經歷了無數次的滄桑歲月,有些并不是很值錢,但是卻依舊保存完好在一些人的家中。
這些不值錢的老物件既承載著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又代表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具有非常強的傳承意義。
而且有些人家中可能會有一些不是很值錢甚至有點破舊的老古董,但是這個老古董我們也說不定它以后是否會有升值的可能性。
也許現在不值錢,但是在未來就說不定了,因此,搬家的時候千萬不要覺得沒用而扔掉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