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來得太快!美設備商正式宣布,外媒:相當于放松限制

為阻撓我們的芯片行業向高端發展,美方早就開始實施限制,之前是限制ASML出貨高端EUV光刻機,及10nm以下設備等,去年10月又出台了最嚴出口管制新規。

這次的標準更加嚴格,美企三大設備商迅速行動,自己率先解讀規則,限制了部分設備出口。然而反轉來了,近日美設備商正式宣布,外媒表示這相當于放松了限制。

雖然美方出台了新規,美設備商也迅速執行,但美方很明白,單靠他們自己根本達不到效果。因為美方雖然有全球領先的三大半導體設備商,但很多設備并不是獨家。

關鍵是,芯片制造設備中最重要的光刻機,美設備商沒有涉及。全球的半導體設備市場上,除了美設備商,還有荷蘭和日本的設備商,三方基本壟斷了整體設備市場。

據半導體設備的市場統計,美企占40%左右,荷企占20%左右,日企占30%左右。

 

半導體設備商全球前十名中,美企3家、荷企2家、日本5家。美方設備商雖然只有3家進入全球前十,但都在前五名中,并且他們的設備很領先,市場份額也很大。

不過,美設備商生產的設備,其中不少日本、荷蘭的設備商也生產。如果光是限制美設備商出貨,我們還可以購買其他企業的,這樣限制就大打折扣,光美企虧損了。

美方當然不想這樣,于是新規發布后,就一直在拉攏日荷兩方,想要共同實施限制。

美方新規發布后,影響也逐步顯現了。據統計顯示,2022年我國半導體設備進口總額同比下降了15.3%。其中,日本下降16.9%,美國下降21.5%,荷蘭下降20.1%。

不過,設備進口下滑的原因并不僅僅因為美方新規限制,2022年設備出口總額還同比上漲13.1%,這說明國產設備水平不斷提高,出口只是部分,更多的是國產替代。

據SEMI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晶圓廠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率從21%提升至35%。

也就是說,美方的芯片限制不斷加碼,加速了國內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替代。之前中企設備商想發展沒有機會,外企的先進設備占領了市場,如今美方給騰出了市場。

近日,知名統計機構對比了中外設備商的2022年增長率,中國前四大半導體設備商平均增長率高達62.6%,而ASML、應用材料、東京電子等前五大設備商只有8.2%。

不僅是增長率沒上去,還有真金白銀的損失,去年美設備商損失就超過50億美元。

近日,荷蘭ASML和美國泛林集團陸續公布了第一季度財報,雖然受到了美方新規影響,但業績均超過了預期,原因就是美方新規影響時間還短,去年10月份才開始。

并且,這兩家半導體設備商給出了相同預估,就是今年大陸的銷售額仍將保持增長。

ASML近日表示,因市場原因導致其他客戶需求下降,將能夠為中國客戶分配更多的光刻機。同時,荷蘭官員也對媒體確認,ASML很大部分較舊型號的DUV還允許出貨。

泛林集團的理由是,近日收到了他們政府關于去年10月新規的澄清,發現原本認為出貨受限制的「數億美元」的設備,并不違反美方出口管制新規,仍然能夠對華出貨。

原因就是,美方去年10月發布新規后,他們自己進行了最嚴格的解讀,限制了更多的設備出貨。因此,泛林集團之前的預測, 2023年的收入將減少20億至25億美元。

現在他們發現能夠有更多的設備出口到大陸,于是已經計劃下半年加大設備出口量。

這僅僅是美設備商泛林集團對外宣布,其他美企設備商應用材料、科磊等肯定也會如此。這樣的話,新規后美企能夠出貨更多設備。對此外媒表示:相當于放松限制。

不過,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美方并不是真的放松限制,可能是看到中企設備商發展得太快,想要用傾銷來打壓,同時也減少美企損失,但很多先進設備依然在限制。

我們的設備商一定要抓住這個難得機會,不斷向高端發展,爭取實現更多國產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