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來了!中歐紛紛開始行動,外媒:美520億芯片計劃破產
如果時間回溯到1990年,美國芯片產能占據了全球的37%,這是全球芯片的主要出貨地。但產業鏈冗長,老美一直在推動利潤薄弱的制造環節外遷,將利潤豐厚的研發環節放在國內,制造環節放在東亞地區,最終美芯片出貨量降到了如今的12%左右,而在7nm及更先進的高端芯片制造工藝方面,90%依賴台灣,也就是台積電。
隨著外界環境日益復雜,美意識到高度依賴台積電的風險很大,很有可能到頭來被反卡脖子。所以這些年老美一直在推動芯片制造業的回流,甚至還制定了《芯片與科學法案》,通過高額補貼吸引台積電、三星等海外芯片企業赴美建廠。面對520多億美元,約3580億元的巨額補貼,外加上老美這兩年愈發瘋狂的出口管制,美國本土也掀起了一造芯潮!
據報道,美芯片法案頒布后已經有200多家公司遞交補貼申請,累計投資規模高達2000億美元!如果一切進展順利,老美這520億美元的補貼計劃,將會帶來大約4萬個工作崗位。而老美更是透露了芯片戰略的最終目的:將美國打造成全球唯一能出貨高端芯片的國家!可以說這是一勞永逸。
然而反轉來得太快,近期發生的一系列事件,讓一些外媒突然表示:美芯片法案要流產了!
首先,當台積電等晶圓廠將技術、設備、人才送到美國后,老美針對芯片法案推出了一系列的申請細則。比如拿到1.5億美元補貼的企業要跟美國分享利潤,提供芯片廠的財務數據,甚至上繳工廠收入、利潤的詳細預測,用于評估補貼申請,關鍵對財務數據要求還非常詳細,涉及產能、晶圓數量、預期價格、預測年度價格增減等。
這些對于台積電、三星等海外企業而言,無疑是商業機密,尤其美本土還有英特爾、德州儀器、賽靈思等芯片廠,一旦商業機密泄露給其他企業,帶來的風險是無法想象的,當然也不排除這是老美扶持本土企業計劃的一部分。針對這種情況,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條件無法接受,韓國方面也表示韓企很可能因此暴露公司機密。 對此不管是三星、SK海力士還是台積電,也開始考慮推遲或不要申請補貼。
其次,芯片產業鏈穩定性遭到老美的破壞,許多國家都在推動本土芯片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去年歐盟計劃根據美芯片法案的方式推動歐盟的半導體生產,如今歐盟委員會、理事會、議會聯合宣布,對一項規模為430億歐元的《歐盟芯片法案》達成了共識,距離正式通過只差一步。據悉歐洲將一次性拿出這430億歐元推動歐盟芯片產能翻倍,達到全球出貨量的20%。不同于美國,歐盟芯片法案沒有任何套路!
尤其馬克龍回國之后,「獨立自主」的口號傳遍歐洲,而歐洲又有ASML這一光刻機巨頭、汽車業對芯片旺盛的需求。這也意味著歐美芯片大戰將一觸即發,這無異于是在挖老美的墻角。
最后,美在提升本土芯片制造業的同時,還在限制我國芯片產業的發展。正是如此,國資委直接參與投資芯片擴產計劃,與國內晶圓廠展開了緊密合作。而為掃清國產芯片發展中存在的腐敗問題,檢察機關也開始對集成電路行業開始重視,為我國芯片產業的反攻掃清障礙。
大國競爭加劇時,種族主義往往會伴隨而來,而這場芯片戰,老美就限制華人參與高端芯片制造業。正是如此,有台媒表示,越來越多具備美籍身份的華人選擇回歸祖國,加入芯片國產化的陣營。
在半導體、材料、設備等許多芯片相關領域,華人的聰明才智是有口皆碑的。這也是為什麼比爾蓋茨、ASML總裁溫彼德一致認為:無法阻止中國芯片,中國芯片一定可以實現自給自足!
正是如此,不少外媒接連發出這樣的感慨:美芯片法案過多的圍欄細則,甚至破壞全球產業鏈的做法,只會讓美剛掀起的造芯潮走向失敗,芯片法案最終會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