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新一輪大裁員,25萬華人專家或被迫回國?

美國硅谷是全球知名的高科技產業區,匯聚全球頂尖的人才。英特爾、谷歌、蘋果、亞馬遜等世界級巨頭均坐落硅谷,因此擁有海量的就業機會。

但如今的硅谷陷入了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潮,從科技行業到金融領域,不斷蔓延到各行各業。又有硅谷巨頭宣布裁員數萬人,掀起新一輪大裁員,那麼25萬華人專家會被迫回國嗎?

裁員成為了硅谷科技行業的常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硅谷科技公司就沒有停止裁員。有的企業裁員75%以上,有的裁員數萬人。

僅2022年期間,硅谷科技公司就裁員了20多萬人,到了2023年以后,裁員行動不僅沒有停止,而且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比如微軟宣布裁員1萬人,亞馬遜在2月下旬宣布裁員9000人,亞馬遜今年的裁員總數已經達到了27000人。

按照這樣的裁員趨勢來看,硅谷企業大部分的員工幾乎都將面臨被裁員的命運。裁員的背后其實反映了美企的日子并不好過,比如亞馬遜2022年凈利潤虧損186億人民幣,打破有史以來最差的紀錄。

還有Meta計劃在未來兩個月內再次裁員1萬人,并取消5000個空缺職位。截至目前,已經有將近500家美國科技公司宣布裁員,今年前三個月里,裁員人數已達到了10萬人左右。

然而美國硅谷新一輪大裁員又開始了,根據咨詢巨頭埃森哲宣布,計劃在未來18個月內裁員19000人,占全球總員工總數的2.5%。這次的裁員行動將是全球咨詢行業最大的一次,也是繼科技、金融、互聯網等行業之后,又一個裁員重災區。美國企業裁員的理由多種多樣,但最終都離不開經濟衰退的事實。

受公共衛生事件,通貨膨脹以及消費需求下滑等方面的影響,美國經濟不景氣,生意不好做。企業營收利潤大幅下滑,裁員成為了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那麼25萬在硅谷工作的華人專家或被迫回國嗎?

 

硅谷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在許多硅谷科技公司的重要部門,有不少是華人擔任要職。

過去的美國向世界開放交流合作,國內留學生也愿意到美國留學,一方面是進行學術交流,增長見識。另一方面是希望在美國謀得一條出路,進入硅谷公司工作。

可現在美國科技交流的環境不同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學者回到國內工作。他們有的進入了國內科技公司任職,有的選擇創業,總之海歸精英們逐漸意識到國內發展環境不同以往,有了更多的上升空間。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企業若繼續裁員的話,這25萬華人專家或被迫回國。

當然,有多少人會做出回國的決定還需要看個人的選擇,一個人到了一定的層次后,追求的目標會變得不一樣,也許是為了高薪,也許是為了提升個人的能力,國內需要做的就是給這些專家,人才們一個平台。

 

所幸我們看到國內科技巨頭們越來越重視人才的培養,對研發人員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

比如小米集團在3月28日發布公告稱,給4110人授予1.9 億股獎勵股份,總價值約為19.97 億元人民幣。小米拿出近20億元獎勵給四千多人,實際上就是對科研人員的重視。

截至去年底,小米的研發人員一共有16171 人,同比增長了1579 人。

小米不斷增加科研投入,招募更多的科研人員,無形中給海外留學歸來的人才們提供廣闊的發展賽道。

要說對人才的重視,華為也是值得學習的。華為超過一半的員工是科研人員,去年的科研投入達到了238億美元,達到歷史新高。任正非說過,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并呼吁國內的雞回到國內下蛋。

美國硅谷裁員的同時,中國科技企業不斷增加員工薪酬,獎勵分紅,相信有了這樣的發展環境,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愿意回到國內。

當然,這不能僅靠一兩家公司的努力,要想容納幾十萬的人才,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是非常巨大的。上升到行業層面,離不開好的未來前景。

相對來說,集成電路以及人工智能,物聯網這些領域的人才缺口會比較大。若投身新興行業的公司想要取得更大作為的話,把握人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