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向中國低頭!寧愿裁員9000人變賣公司,也不會給中國轉讓技術

一直以來,美國仗著自己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不斷封鎖遏制我國的芯片半導體領域發展,而且在航空領域更是如此,限制了很多巨頭企業與中國的合作。

因為航空工業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也是尤其重要,特別是飛機的發動機,可以說是飛機的「心臟」。 這是一種極其復雜和精密度高的熱力機械,代表了一個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

也正是因為美國的封鎖,徹底激發了我國自主研發的決心,短短幾十年時間我國發展飛速,從最初不被看好的「大而不精」演變成今天的「中國智造」,攻克了越來越多的技術難關。

今天我國不僅實現了自主研發的飛機發動機,同時還完成了眾多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北大衛星組網,開始邁向了世界航空大國。

 

之所以我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如此快,這背后也離不開研發人員的努力和國家的支持,當然也少不了外資的幫助。

然而英國有一家航天巨頭企業,面臨著資金鏈緊張,甚至不斷裁員開源節流,卻依舊不愿意與我國合作。同時該公司的高管還放出豪言:寧愿死也不愿意向中國低頭!

它就是羅羅公司,提到這家公司或許很多人不知道,但熟悉汽車的應該都聽說過勞斯萊斯。

沒錯當初勞斯萊斯只是羅羅公司里面得以一個部門,後來只不過被拆分出來,一個做航空動力系統,一個做汽車制造。

而最初的時候,我國向外尋求外企合作研發航空發動機,希望可以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實現更高的發展。

 

這過程中也有不少的外企主動投向中國市場,畢竟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有著巨大的航空市場潛力。

最后我們也把目光鎖定在羅羅公司上,因為 這是一家英國的老牌航空巨頭,更是歐洲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企業,旗下更是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船舶發動機以及核動力潛艇的核動力裝置。

那時候的羅羅公司由于經營不善,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危機,反而拆分出來的勞斯萊斯卻發展的不錯,導致羅羅公司的高管也開始動搖,是否要把公司賣給中國。 但也有老一派高管表示,寧愿裁員9000人,甚至變賣公司,也不會與中國合作!

因為他們知道中國的「模仿創新」能力,如果與中國合作,意味著中國會借鑒了他們的技術,從而進行創新,最后就會被中國拋棄。

 

最后羅羅公司也是非常有骨氣,不僅拒絕了中國拋出的「橄欖枝」,還直接裁掉了9000名員工,關閉了眾多工廠,甚至把子公司都變賣了。

那一刻,很多人想不明白,為何寧愿把自己搞到分崩離析,也不愿意與中國合作呢?也有專家分析,羅羅公司或許是出于美國的壓力,美國不希望英國會把航空發動機技術轉讓給中國。 所以美國就威逼利誘讓資本收購勞斯萊斯,好讓英國好受些。

其實對于這種核心技術,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基本上都不會轉讓給其他國家的。畢竟把這技術泄露出去,相當于把飯碗砸了。

而且這種航空巨頭企業,基本上都是把技術藏得很深,你會發現不管是波音還是空客,他們除了核心技術壟斷以外,在生產線、售后服務都是壟斷了一切。

 

也就是說從落地銷售那一刻起,你就離不開這家公司,不管是爛了哪一個零件,都需要回到他們家去維修,其他店修不了。

雖說今天這個全球化時代,全球分工非常明確,產業鏈也很齊全,但只要美國一天還在,技術壟斷就不會消失。

所以不管是羅羅的拒絕合作,還是今天美國對中國的芯片打壓,這背后都透露出一樣事情, 那就是:堅持自主研發才是硬道理,科技無國界只是幌子,造不如買,買不如租的時代更是一去不復返。

中國企業想要走在全球化的舞台上不被絆倒,就必須要手握核心技術,減少對于美國技術的依賴。

因為美國這個「強盜」并不會這麼好心讓你無償使用它的技術,搞不好哪一天心情不好了就開啟封鎖大計,那時候只會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