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沒辦法了,40%的國土擬對中國開放投資

最近俄媒密集報道中俄合作的成果,再次凸顯了俄羅斯擁抱東方的意願。俄衛星社28日的報道顯示,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確認, 1到11月份,中俄貿易已經超過1700億美元,同比增幅達到32%,未來或將提前實現2000億美元的目標。

(開往莫斯科的中歐班列)

與此同時,據說俄《獨立報》等媒體也報道了中俄在經濟領域的重大合作成果,其中包括中方投入1600億美元,參與俄方79項覆蓋能源、基建、工業等領域的重大投資。而最關鍵的一點,是 俄羅斯打算向中國開放遠東近7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這塊土地面積相當於俄國土面積的40%。

俄羅斯將提供稅收優惠等政策,吸引中國投資者投入開發。相關的細節內容,或將在下一屆東方經濟論壇舉行之前確認。

(普京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演講,當時他指出西方在失敗,未來屬於亞洲)

可以看出,俄羅斯這一次是真的拿出了誠意,要和中國談深入合作發展了。作為互相背靠的友鄰,中國如果能夠深度參與俄遠東地區的開發,那麼自然存在巨大的機會。

  • 首先, 遠東地區是極為富饒的地方,這裡資源礦產都超級豐富,其中光是石油儲備就有190億噸,天然氣有17萬億立方米,另外還有150億噸的煤炭。光是這幾項數據,就可以看出其資源有多豐富了。俄羅斯這一次打算將遠東作為面向中國的「超大號經濟特區」,那麼以後中國無疑多了一個儲量巨大的「後勤補給基地」,其戰略意義是至關重要的。

其次, 遠東地區的開發可能為中國東北尋找到更多的出海口。

眾所周知,因為歷史原因,中國東北缺少出海口,這也是東北發展受限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中國投資者深度參與遠東開發,那麼經濟脈絡就會建成,到時候東北的進出口有機會和遠東的開發連通起來,俄羅斯遠東的出海口,也可以為我們所用。

  • 第三, 這是中俄鞏固信任、提升合作的機遇期,

    中俄的團結合作,已經為彼此都帶來了巨大的收益,未來如果在開發遠東等領域能夠達成更深的共識,那麼對雙方未來的發展,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且合作有助於信任,中俄關係在合作的基礎上將更加蓬勃發展。

當然,風險和機會都是並存的。俄羅斯開放遠東國土,我們也不是說就撿到大寶貝了,因為問題也很多。

第一,俄羅斯這一次是真的被西方逼得走投無路了,才轉頭尋求向東方發展。俄羅斯想讓中國幫忙開發遠東,實際上也是想中國助其發展。這一點當然可以理解,但怕就怕俄羅斯可能是三分鐘熱血,烏克蘭危機一結束,美歐一拉攏,俄羅斯說不定就沒幾分幹勁了。

第二,俄羅斯如何保證中國投資者的長期利益,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不能說中國投資者進來投資了,遠東經濟發展了,後面俄羅斯就想收回去,這不行。

第三,遠東投資實際上很費人力物力。因為當地近7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人口才800萬,而且幾乎沒有啥像樣的基礎設施,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基礎設備,都要我們搬過去,這樣實際上是很耗成本的。就算俄羅斯能夠給中國投資者提供長期穩定的投資環境,但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到底怎麼樣,目前還無法下定論。

(荒無人煙的堪察加半島)

所以,儘管俄羅斯開放遠東,聽起來是很具衝擊力的消息,但是俄羅斯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夠兌現承諾,以及雙方將如何互利合作,這還是需要由時間和事實來定義的。

不過從目前總體的情況來看,中俄關係友好,而國際環境又決定俄羅斯要「向東看」了。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拉俄羅斯一把,本身也就是在幫自己了。所以中俄提升合作,在經貿領域持續發力,達成雙方都滿意的結果,這一點總體上是積極正確的。